网站首页 > 园长知识 >

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

一、目标的设计

在设置数学区域目标时,教师需根据本班幼儿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以及课程(主题或领域)的需求来具体拟定区域目标。

在制定数学区活动目标时必须注意:

制定的目标应淡化静态的知识、技能的要求,应定位于培养幼儿喜欢数学的情感、态度,以及幼儿的学习方法、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施行)》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二、材料的提供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材料的操作、摆弄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看幼儿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同时,它与幼儿活动欲望期的强弱、兴趣的高低、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能否进行独立的思维和想象、有无探索和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是非常重要的。

1、材料应有目的性

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目的性的,是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是将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把握年龄段幼儿的基本特点,以班级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并对本班幼儿当前的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投放对幼儿有促进作用的材料。

2、材料应有层次性

幼儿的思维从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初步抽象逻辑思维四个发展阶段。

如区域活动“分类”中,提供维度不同的操作材料:颜色、大小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相同,大小形状不同;颜色、大小、形状均不同,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自主选择,以满足每一个幼儿的需要,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3、材料的多样性

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求,投放充足的操作性强、趣味性强、游戏性强的活动材料。教师可在同一区域内投放不同的活动材料,现成和自制的科学玩具、分类图片、分解盒、计算盒、幼儿可操作的或参与制作的废旧材料等。

4、材料的可检性

把操作结果的正确与否寓于材料的设计中。如小中班,一般可提供翻版拼图式材料(即幼儿按底版上的要求,逐一把相应的小方块摆在相应的位置上,操作完毕,翻过小方块,如正确就会出现一幅美丽的图案)。这样,幼儿在操作中不仅可以自己检验操作结果,也可以在操作中不断尝试,修正错误,最终获得成功。

三、进行有效的指导

1、适度的间接指导。

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时,不要急于打断幼儿活动,讲解自己的观点,而要先观察幼儿在玩什么,然后再依据幼儿已有的思路开展教育。

2、适时、适度的提问引导

适度就是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多给幼儿以鼓励、启发、挑战、暗示。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探索。

四、活动的评价

1、对操作过程进行评价。

幼儿操作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幼儿的思维过程,对过程的评价就是对思维的评价。

2、对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

可通过评一评哪组合作的好,哪个能克服困难,哪个操作精细,培养幼儿重视数学学习的良好品质,即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对操作结果进行知识性评价。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摆弄、操作材料而获得的知识经验是零星的、粗浅的、感性的,需要教师的归纳和评价,使之条理化、理性化,以帮助幼儿建构初步的较为完整的正确的数概念。

教育部 普通话宣传周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教育部招聘平台 中央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