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园长知识 >

《幼儿园园长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

—— 从个体经验到团队共创的知识沉淀


一、现实痛点:教师备课资源分散、重复劳动多、优质内容难以传承

许多园所存在这样的现象:

教师各自为政,教案重复制作

优秀教学活动无法保留,年年重来

新教师入职后需要大量时间适应课程体系

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也阻碍了园所整体课程质量的提升。


二、机制创新:推动建立“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

我们提出一个“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课程资源的贡献者和受益者,实现资源积累、经验传承、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


三、具体做法:

(一)设立“课程资源共建小组”

每学期由不同教师负责某一主题的资源整合,包括教案、教具、图片、视频、评价标准等。
园长提供指导和支持,确保资源质量。

(二)开发“课程资源云平台”

实现在线上传、分类检索、下载使用。
教师可随时调用已有资源,避免重复制作。

(三)推行“资源使用反馈机制”

教师使用资源后提交使用心得,提出修改建议。
资源不断迭代更新,保持实用性。

(四)设置“课程资源贡献奖”

每学期评选“最佳资源贡献者”,给予荣誉与物质奖励。

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共建。


四、真实案例:某园上线“课程资源云平台”

教师上传了大量原创教案与活动视频,其他教师可直接参考使用。
一位教师分享道:“以前自己要花几小时做PPT,现在只要半小时就能找到合适的素材。”


五、结语

课程资源不是某个教师的私有财产,而是整个园所的共同财富。
只有实现共建共享,才能让优质资源不断沉淀、传承、优化,真正服务于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孩子。


教育部 普通话宣传周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教育部招聘平台 中央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