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园长知识 >

《幼儿园园长的“空间情绪力营造策略”》

—— 让环境成为孩子情绪的稳定器


一、现实问题:环境设计重功能轻情绪,孩子缺乏情绪调节支持

很多园所的空间设计注重功能分区、材料丰富,却忽略了环境对孩子情绪的调节作用。
教师反映:

孩子容易情绪波动

遇到冲突不会表达

情绪低落时无处可去

环境未能成为孩子情绪的“缓冲带”。


二、机制创新:打造“空间情绪力系统”,让环境成为孩子的情绪导师

我们提出“空间情绪力营造策略”,通过色彩、光影、材料、空间布局等手段,营造具有情绪支持力的园所环境。


三、具体做法

(一)设立“情绪调节角”

在教室角落设置安静、柔软、有引导提示的情绪空间,如:

抱枕区

绘本角

听力小屋

情绪卡片墙

孩子可在情绪波动时自主进入,进行自我调节。

(二)推行“情绪色彩管理”

不同区域使用不同色彩搭配,以引导孩子情绪:

活动区使用明亮色彩激发活力

阅读区使用柔和色彩促进专注

过渡区使用中性色彩帮助情绪平稳

(三)设置“情绪表达墙”

鼓励孩子通过绘画、贴纸、文字等方式表达情绪,教师定期引导孩子讲述自己的“情绪故事”。

(四)打造“光影情绪空间”

利用自然光、柔光灯、投影等打造“情绪光影屋”,让孩子在光影变化中感受情绪的流动与释放。


四、真实案例:某园设置“情绪调节角”后,孩子冲突行为减少30%

一名孩子在冲突后主动进入“情绪小屋”,几分钟后说:“我现在不生气了,我想和他说对不起。”


五、结语

环境不是冰冷的空间,而是温暖的情绪支持者。
当我们用情绪力设计空间,孩子就能在其中学会理解自己、接纳他人、调节情绪。


教育部 普通话宣传周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教育部招聘平台 中央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