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的“儿童发展支持协作机制”建设》
—— 从教师单打独斗到团队协同支持
一、现实问题:儿童发展支持由教师“一人负责”,缺乏团队协作
很多园所的儿童发展支持集中在主班教师身上,其他教师、保育员、园长、家长等角色参与度低,导致:
支持单一
资源分散
效果有限
孩子的发展需求难以得到全方位支持。
二、机制创新:建立“儿童发展支持协作机制”,让支持系统更立体、更专业
我们提出“儿童发展支持协作机制”,通过跨角色、跨岗位、跨家庭的协作,构建儿童成长的“支持共同体”。
三、具体做法
(一)设立“儿童发展支持小组”
由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园长、家长代表组成支持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孩子的成长需求与支持策略。
(二)推行“儿童发展支持日志”
记录孩子在园所、家庭中的关键行为与成长变化,供团队成员参考与讨论。
(三)设置“儿童发展支持资源库”
整合园所资源,如:
教育策略
家庭沟通技巧
特殊需求支持方案
供团队成员共享使用。
(四)推动“儿童发展支持协同培训”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参与儿童发展、支持策略、沟通协作等培训,提升整体支持能力。
四、真实案例:某园为一名“情绪波动频繁”的孩子组建支持小组后,孩子情绪明显稳定
团队成员从不同角度提供支持:教师调整教学节奏、保育员关注情绪变化、家长配合家庭引导,孩子逐渐学会情绪表达与调节。
五、结语
儿童的发展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
当园所能建立起儿童发展支持协作机制,孩子才能在多元支持中健康成长,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