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园长知识 >

《幼儿园园长的“家长参与式课程共建机制”建设》

—— 从“旁观者”到“共建者”的角色转变


一、现实问题:家长参与局限于“观看”与“配合”,缺乏深度介入

很多园所的家长参与集中在:

观看六一演出

协助准备材料

参加亲子活动

但家长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育目标缺乏了解与参与,导致:

参与感低

认同感弱

支持度不足


二、机制创新:建立“家长参与式课程共建机制”,让家长成为课程的“共创者”

我们提出“家长参与式课程共建机制”,通过邀请—参与—反馈—共享四步法,让家长真正走进课程、理解课程、支持课程。


三、具体做法

(一)设立“家长课程观察日”

每月设定一天为“家长课程观察日”,邀请家长:

沉浸式观摩半日活动

填写《课程观察记录表》

参与课后教研简会

了解孩子如何在“玩”中学。

(二)推行“家长课程建议箱”

设置线上线下“课程建议箱”,鼓励家长提出:

想了解的教育内容

希望开展的主题活动

可提供的资源支持(如职业、技能、材料)

园所定期反馈采纳情况。

(三)设置“家长课程共创小组”

招募有意愿的家长组成“课程共创小组”,参与:

主题筛选

活动设计

资源对接

成果展示策划

如:一位医生家长参与“健康小卫士”项目设计。

(四)推动“家长课程成果共享机制”

在课程结束后,向所有家长展示“家长共创成果”,如:

家长设计的活动方案

家长提供的实物资源

家长参与的教研记录

增强价值感与归属感。


四、真实案例:某园一位家长建议“开展垃圾分类项目”,最终发展为全园环保课程

家长不仅提供分类工具,还录制讲解视频,成为课程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语

课程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家园的协奏曲。
当园所能真正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共建,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家庭,家长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的合伙人。


教育部 普通话宣传周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教育部招聘平台 中央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