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成果内生化机制”建设》
—— 从“复制经验”到“长出自己的路”
很多园所热衷“外出学习”,拍一堆照片,回来自以为能复制成功。但很快发现:别人的环创搬不来,别人的课程套不动,别人的做法水土不服。
问题在于:我们总想“拿来”,却忘了“长出”。
我们建立“管理成果内生化机制”,强调所有改进必须从本园土壤中生长出来。我们不直接引进模式,而是引进“方法论”,再结合本园实际转化。
比如学习“项目式学习”,我们不照搬主题,而是组织教师研讨:“我们孩子的兴趣在哪里?社区资源有哪些?教师擅长什么?”最终生成“小区快递站”“厨房小帮手”等本土项目。
我们推行“小步实验法”:任何新想法先在一个班试点,观察一个月,再讨论是否推广。有教师想尝试“无提醒午睡”,先在一个班试行,发现部分孩子无法自主入睡,于是调整为“轻柔音乐+自主选择入睡时间”,取得平衡。
最关键的是,我们建立“本园智慧库”,把教师的点滴创新记录下来:谁设计了收纳标签,谁发明了过渡游戏,谁改善了晨接流程。每学期汇编成《我们的做法》,成为新教师培训教材。
某园长说:“我们不再羡慕别人了,因为我们也在创造值得被学习的经验。”
当园所相信自己能“长出”好做法,管理才真正有了自信与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