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的“管理语言净化机制”建设》
—— 从“习以为常”到“字字有影响”的表达自觉
很多园所的管理语言充满“毒性词汇”:
“你们怎么又……”
“这点事都做不好?”
“别找借口!”
“别人班就没问题?”
这些话听起来“只是提醒”,却在日复一日中侵蚀教师的尊严与信心。
我们开始建立“管理语言净化机制”,把语言当作管理的“第一现场”。
我们不再认为“只要结果对,说话方式不重要”,而是坚信:语言是态度的皮肤,它直接触达人心。
我们推行“三问语言自查”:
这句话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是激发责任还是制造恐惧?
是支持成长还是否定努力?
我们鼓励将“你怎么又迟到了?”改为“你今天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将“这个环创不行”改为“你觉得哪里还可以更支持孩子参与?”
我们还设立“语言观察员”,在管理会议中记录园长和中层的用语,会后反馈“高控语言”“评价性语言”出现频次,逐步减少。
某园长曾习惯说“我要看到改变”,实施机制后改为“我支持你尝试新的方式”。她说:“一句话的转变,换来的是教师愿意主动找我商量问题。”
当管理语言从“控制”转向“支持”,团队才敢暴露脆弱,才可能真正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