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的“管理尊严守护机制”建设》
—— 从“完成任务”到“作为人被尊重”的底线坚守
很多管理行为在无形中伤害尊严:
当着孩子批评教师;
未经同意翻看她的笔记;
在会议上说“某某班要加油”;
家长投诉,立刻让教师道歉。
这些行为传递的信号是:你不是人,你是工具。
我们建立“管理尊严守护机制”,把尊严视为不可触碰的底线。
我们明确三条“尊严红线”:
不在公开场合批评个体;
不未经允许查看私人工作记录;
不在未调查前要求教师向家长道歉。
我们推行“尊严第一响应”:当教师感到被冒犯,可随时申请“尊严对话”,园长必须24小时内回应,倾听她的感受,而非急于解释。
我们还设立“尊严案例库”,记录那些“差点伤害尊严”的瞬间,并讨论如何避免:
“某次家长群点名,我们改用私信沟通。”
“某次会议语气严厉,会后园长主动道歉。”
某教师说:“以前犯错就像‘待罪’,现在知道‘人可以错,但不该被羞辱’。”
当尊严被真正守护,教师才敢全心投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