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作息表”是园所最隐蔽的暴力
孩子刚进入游戏高潮,音乐响起:“请收玩具。”
孩子午睡未醒,被叫起:“该起床了。”
孩子不想吃饭,被要求:“必须吃完。”
为什么?因为作息表不允许例外。
这不是秩序,而是对生命节奏的漠视。
它传递的潜台词是:
“你的感受,不如时间重要。”
我们试点“弹性模块制”:
将一日分为5个模块:自主活动、集体互动、生活照料、户外探索、安静时光;
各班自定顺序与时长,只需保证模块完成;
教师记录:“孩子今天什么时候真正投入?”
某班发现孩子上午10:30后专注力最高,遂将探索活动后移。
结果自主游戏时长从15分钟延长至42分钟。
真正的规律,是顺应生命,而非强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