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园长知识 >

“晨间接待”的真实功能,不是迎宾,而是“情绪安检”

很多园所把晨接当作“展示窗口”,要求教师微笑、蹲迎、拍照。
但忽略了它的真正价值:识别孩子当天的心理状态。

我们重新定义晨接为“情绪安检”:

教师第一眼看的不是家长,而是孩子:

眼神是否明亮?

步态是否轻快?

是否主动松开家长手?

发现异常(如眼神躲闪、动作迟缓),立即启动“缓释通道”:

不强迫进班,允许在“缓冲角”依偎老师5分钟;

由指定教师陪伴,而非强行融入集体。

某天,一个孩子连续三天不愿松手,教师家访发现家中正经历父母分居。
及时介入,避免了情绪危机。

教育的起点,是看见孩子今天“带着什么心情到来”。


教育部 普通话宣传周 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教育部招聘平台 中央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