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开始记录“自己在教师面前说‘其实你已经很好了’的次数”,才看见安慰背后的否定机制
她常在教师自我怀疑时说:“其实你已经很好了。”
她以为是鼓励,实则是用“已经很好”阻止对方表达更深的痛苦,
将“我想更好”简化为“你别不满足”。
她开始觉察:
一周内,她说出“其实你已经很好了”6次;
每次后,教师都停止倾诉;
她的“安慰”,成了成长欲的压抑剂。
她意识到:真正的支持不是让人安于现状,而是陪伴她面对“还不够”的焦虑。
她启动“成长欲倾听计划”:
不再说“你已经很好”,改为:“你希望更好,是吗?具体是什么?”
鼓励教师说:“我不满足,我想突破。”
在办公室贴提示:“‘你已经很好了’可能是最温柔的成长杀手。”
某次,一位教师哭着说:“我觉得自己带班一团糟。”
她没说“你已经很好”,而是问:“你最想改变的是哪一部分?”
教师突然抬头:“我想学会等待,而不是催促。”
真正的专业成长,始于允许“我不够好”。

						
						
						